你是否在感情里明明渴望亲密,却又总是忍不住推开对方?别人靠近时,内心会突然感到不安,甚至想要逃离?这些可能都是回避型依恋人格在作祟。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回避型依恋人格,并通过心理测试,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倾向!
回避型依恋人格,简单来说,就是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和抗拒 。这类人在恋爱中,常常会出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行为。比如,伴侣想要多一些陪伴,他们却觉得被束缚,找各种借口减少相处时间;当伴侣表达爱意,他们可能会觉得不自在,甚至怀疑对方的真心。在工作和社交场合,回避型依恋人格者也更倾向于独来独往,很少主动参与团队活动,面对同事、朋友的热情邀约,也会以各种理由拒绝。
那么,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回避型依恋人格呢?下面这些测试问题能帮你初步筛查。当你和朋友产生矛盾,对方主动找你沟通解决时,你是愿意坦诚交流,还是会选择逃避,觉得麻烦干脆冷处理?面对恋人提出的未来规划,你会感到兴奋并积极参与讨论,还是会因为对承诺的恐惧而转移话题?在集体活动中,你是更愿意主动融入,还是默默待在角落,觉得和大家保持距离更自在?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,就能大致了解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依恋模式。
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,往往和成长经历息息相关。如果小时候,父母对孩子的情感需求总是忽视或回应不及时,孩子就会觉得表达需求是不被接纳的,久而久之,便学会压抑自己的情感,在长大后的人际关系中,也很难自然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。比如,孩子满心欢喜地和父母分享学校发生的趣事,却得到冷漠的回应,次数多了,孩子就会减少情感表达,这种模式会延续到成年后的社交和恋爱中。
了解自己是回避型依恋人格后,该怎么改善呢?首先,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情感。当内心出现逃避、抗拒的想法时,别急着顺从,先停下来问问自己,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。其次,尝试在安全的关系里,慢慢打开心扉,比如和信任的家人、朋友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,从简单的小事开始,逐渐适应亲密的交流。在恋爱中,也可以和伴侣坦诚沟通自己的问题,让对方理解你的回避并非不爱,而是一种习惯,共同寻找适合彼此的相处方式。
回避型依恋人格并非无法改变,只要我们愿意直面问题,通过不断地自我觉察和练习,就能逐渐摆脱这种模式的束缚。也许你曾经因为回避型依恋人格,错过了一些美好的关系,但从现在开始改变,依然能拥抱温暖亲密的人际交往。如果你在测试后,对自己的情况还有疑惑,或者想了解更多改善方法,不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,他们能为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