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型人格测试-MBTI人格测试入口 [16Responsible]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倾向。人格维度的分析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、古印度时期,哲学家将人格归纳为四种类型:概念主义者,经验主义者,理想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,并发现同一类型的人具有相似的性情。
直到1913年心理类型理论的首次出现,瑞士心理学家荣格(Carl Jung)在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提出了个性的两种态度类型:内倾和外倾。可以理解为我们日常所说的:内向和外向。1921年荣格在《心理类型学》一书中又提出了心理的四种功能类型:感觉 (S)、直觉(N)、思维(T) 及情感 (F)。
外倾(E)- 内倾(I)
感觉(S)- 直觉(N)
思考(T)- 感情(F)
由此,荣格将2种态度类型:外倾(E)、内倾(I)和4种功能类型:感觉(S)、直觉(N)、思考(T)、感情(F)组合起来,就形成了8种个性类型:外倾思维型、外倾情感型、外倾感觉型、外倾直觉型、内倾思维型、内倾情感型、内倾感觉型、内倾直觉型。荣格相信性格差异会决定和限制一个人的判断,这些差异是与生俱来的,并且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相对固定。
《心理类型》英文版出版20年后,美国的一对母女伊莎贝尔·迈尔斯(Isabel Myers)和凯瑟琳·布里格斯(Katharine Briggs),在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的基础之上,又增加了第四维度:判断(J)和知觉(P)。
外倾(E)- 内倾(I)
感觉(S)- 直觉(N)
思考(T)- 情感(F)
判断(J)- 知觉(P)
四个维度的深入解析:
1. 外向(E)vs. 内向(I):描述了个体如何与外界互动和获取能量。
2. 感觉(S)vs. 直觉(N):涉及个体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方式。
3. 思考(T)vs. 感觉(F):反映了个体在决策时所依赖的价值观和逻辑。
4. 判断(J)vs. 知觉(P):揭示了个体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和偏好。
每种人格类型都是四个维度特征的独特组合,例如:
- ISTJ:务实、负责、逻辑严密、有组织。
- ENFP:充满热情、富有创造力、直觉敏锐、灵活多变。
- ESTJ:果断、有领导力、注重效率、喜欢控制。
- INFP:理想主义、富有同情心、内省、寻求内在价值。
MBTI 16型人格测试不仅用于个人自我了解,还在职业规划、团队建设、教育培训、心理咨询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它帮助人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,优化团队配置,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。
进行MBTI 16型人格测试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。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,测试引导参与者深入探索自己的性格特质。测试结果提供了对个人性格类型的全面描述,包括优势、潜在挑战和发展方向。
MBTI 16型人格测试结果应该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和自我感知进行解读。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多维度和不断发展的,MBTI测试可以提供一个框架,但最终的理解需要个人的深入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