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往风格测试(TKI冲突处理模型)
- • 30道精选题
- • 60个测试选项
- • 2.26w人已测

TKI 冲突管理风格(Thomas-Kilmann Conflict Mode Instrument),是由心理学家 Kenneth Thomas 和 Ralph Kilmann 于 1974 年提出的冲突管理理论及测评工具,核心是通过 “合作性”(关注他人需求、愿意为共同利益让步的程度)和 “坚定性”(关注自身需求、坚持自身立场的程度)两个维度,划分出 5 种典型的冲突应对风格,每种风格适用于不同场景,无绝对优劣。
核心维度:划分 5 种风格的底层逻辑
TKI 的核心是 “双维度模型”,两个维度的高低组合,形成不同风格:
坚定性(Assertiveness):低 = 倾向妥协、避免坚持自身需求;高 = 主动维护自身利益、明确表达立场。
合作性(Cooperativeness):低 = 优先考虑自身,较少关注他人需求;高 = 重视他人利益,愿意为共识付出努力。
5 种冲突管理风格及特点
1. 竞争型(Competing):高坚定性 + 低合作性
核心逻辑:“赢 - 输” 思维,优先实现自身目标,不惜牺牲他人利益,强调 “我是对的,必须按我的来”。
典型行为:坚持立场、据理力争、不轻易妥协,甚至用权力 / 资源压制对方。
适用场景:紧急情况需快速决策(如火灾中强制疏散)、原则性问题不能让步(如违反底线的合作)。
潜在问题:易激化矛盾,损害长期关系。
2. 回避型(Avoiding):低坚定性 + 低合作性
核心逻辑:“逃 - 逃” 思维,既不维护自身需求,也不关注他人需求,选择 “暂时搁置冲突”。
典型行为:拖延处理、转移话题、回避沟通,甚至逃离冲突场景。
适用场景:冲突无关紧要(如小事分歧)、暂时无能力解决(需时间冷静)、冲突会两败俱伤(需缓冲期)。
潜在问题:问题积累,可能导致冲突升级。
3. 妥协型(Compromising):中等坚定性 + 中等合作性
核心逻辑:“半赢 - 半输” 思维,双方各让一步,追求 “部分满足”,避免极端对立。
典型行为:协商折中方案(如 “你让一步,我也让一步”)、接受 “不完美结果”,优先求 “共识” 而非 “最优”。
适用场景:时间紧张需快速达成共识(如项目截止前的分歧)、双方利益均等且无法完全满足(如预算分配)。
潜在问题:可能无法实现 “双赢”,长期易有 “未满足” 的不满。
4. 迁就型(Accommodating):低坚定性 + 高合作性
核心逻辑:“输 - 赢” 思维,优先满足他人需求,牺牲自身利益,强调 “维护关系”。
典型行为:主动让步、同意对方立场、忽略自身诉求,甚至自我牺牲。
适用场景:自身利益不重要(如小事迁就对方)、需维护重要关系(如安抚情绪激动的合作伙伴)、自身过错需弥补(如因失误引发的冲突)。
潜在问题:长期压抑自身需求,易导致自我消耗。
5. 协作型(Collaborating):高坚定性 + 高合作性
核心逻辑:“赢 - 赢” 思维,既维护自身需求,也充分满足他人需求,追求 “从根源解决问题,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”。
典型行为:深入沟通需求(如 “你需要什么?我需要什么?”)、共同 brainstorm 解决方案、整合资源实现 “1+1>2”。
适用场景:重要问题需彻底解决(如长期合作的核心分歧)、双方利益都重要(如团队战略制定)、需建立长期信任(如伙伴关系)。
潜在问题:耗时久、需双方高度配合,不适用于紧急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