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完整测试
- • 60道精选题
- • 258个测试选项
- • 1.01w人已测

斯坦福 - 比奈智力量表(Stanford-Binet Intelligence Scales)是基于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?比奈和西奥多?西蒙 1905 年编制的比奈 - 西蒙量表,经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刘易斯?特曼修订后形成的经典智力测评工具,目前已更新至第 5 版(SB5)。
测评对象:覆盖 2 岁至成人,适用范围广泛。
核心维度:包含 5 个认知因子 —— 流体推理、知识、数量推理、视觉 - 空间加工、工作记忆,全面反映智力水平。
测试形式:以个别施测为方式,结合文字与非文字任务,如词汇理解、图形推理、数字计算等。
结果呈现:通过离差智商(IQ)表示总体智力水平,均值 100,标准差 15,同时提供各因子分数,便于分析认知优势与不足。
SB5 的测试结果包含总体智力分数和分维度认知因子分数,解读需从整体到局部,结合分数分布规律分析:
总体智力水平(全量表 IQ)
以离差智商(IQ) 呈现,均值为 100,标准差为 15,即:
90-109 分:中等智力水平(约占人群 68%);
110-119 分:高于平均;120-129 分:超常;130 分及以上:极超常;
80-89 分:低于平均;70-79 分:边界水平;69 分及以下:显著低于平均(需结合临床判断是否为智力障碍)。
解读时需注意:IQ 是对当前认知水平的评估,受个体成长环境、教育经历等影响,并非固定不变。
分维度认知因子分数
包含 5 个核心认知因子,每个因子分数同样以标准分呈现(均值 10,标准差 3),用于分析个体认知优势与弱点:
流体推理:解决新问题、抽象思维的能力(如图形类比、逻辑推理任务);
知识:后天习得的词汇、常识等(如词汇定义、文化常识);
数量推理:数字运算与逻辑分析能力(如计算、数列推理);
视觉 - 空间加工:处理空间关系、图形转换的能力(如拼图、空间想象);
工作记忆:短时间内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(如数字记忆、顺序复述)。
解读重点:对比各因子分数与总体 IQ 的差异,若某因子分数显著高于 / 低于总体水平,可能提示个体在该认知领域存在优势或发展需求(如工作记忆分数低可能影响学习效率)。